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百五十一章 遍地金矿(2 / 2)

一年多过去了,投入巨大,收获的活跃用户刚超过五万。

外人不知道,内部也保密的是,就这五万活跃用户,一年提供了将近两百万营收,人均贡献四十元。

这个数据,看似不高,但在一九九六年底的当下,转换率简直高得离谱。

难怪上辈子奈飞有底气动不动就斥巨资拍摄独家网剧,优质付费用户,简直就是个大金矿,什么爱优腾,都是弟中弟。

『急不得,还要稳一稳,不急着变现,尽快上市,融资后抢占市场,再来考虑独播网剧的事。』

ADSL高速宽带都还没普及,步子太大,不是好事。

下班之前,赵主编和王燕过来,商量了一下传媒事务。

知音杂谈和京西都市报已经很成熟了,两位高管的能力值得信赖,金尚只是看了下年度总结就没有仔细研究了。

创收大头《知音杂谈》的成功,让王燕的名气也涨了不少。

出嫁后的王主编依然兢兢业业地为公司发展而努力,让金尚也稍微放下心来。

不过,她的年纪到了,随时会请产假,公司得做点准备了。

除了琐事,两人也带来个好消息。

电视剧《花束》获奖了,借着这股东风,原著小说更加畅销,国内外都小有名气,还获得了几个不大不小的文学奖项的提名,算是意外之喜。

“通俗小说能在文学领域获得认可,属实难得,尽量提供帮助,能获奖最好。对外界普遍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络文学行业以及一众业余写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金尚如是吩咐着,

“如何留住有能力的作者,维持今夕文库的知名度,是最重要的事。想要做大做强,先要让他们赚到钱,至少能维持个温饱,或者是主业的重要补充,才能吸引大家坚持写下去。”

创作是个辛苦活,尤其是现在,还在坚持投稿上传的,基本靠一腔热情在努力,职业作家看不上网络小说。

这一年多的时间,先后有五六部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甚至斩获了影视奖项,但原作获得主流文学关注还是首次。

表面题材是软科幻,实际是一部人文气息十分浓郁的作品。

能有这样的成就,是实至名归,其质量真的很好,不考虑发表载体的有色眼镜偏见,其实早该出名了。

赵主编频频点头,认可金尚的意见。

“大众传媒的经验证明,造神是十分有效的手段,《第一次亲密接触》,《外来妹》等电视剧的成功是基础,证明我们有强大的宣发和变现能力,《花束》原著得奖,更是充分说明,网络小说也不全是没有营养的游戏之作,写好了,也能出人头地。”

很多网络作家都是业余爱好者,坚持写作的原由,多多少少都带着点文青病,得奖的激励,比赚钱还要好。

这年头,能有渠道上网,还能抽空写作的,绝大部分都是衣食无忧,有点追求的文艺青年(文学少女)。

在商业写作以及相关工作室不成熟的一九九六年,赚钱难,出名更难,哪个更得人心?

明显是后者!

当然了,公司卖力的推广和宣传也是重中之重。

别说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鬼话,好作品也要有好的宣传,否则,被埋没也不奇怪。

三人就具体举措聊了会,敲定之后,就谈到了事关线下营收增长冠绝全公司,原本只是边缘业务,现在越发显得重要的领域——教育产业。

“为了孩子,家长们真舍得掏钱啊,豪爽劲连我都害怕。”

主持了一年多的外语诗朗诵演讲比赛,中小学生作文比赛,数学竞赛等小范围线下线上结合生意的赵主编都在感慨,

“已经到了不得不整合的时候了,金总,分散的线下培训学校,得尽快归拢,再收编一些实力不强,单打独斗的小作坊,尤其是招揽有实力的讲师,刻不容缓。”

“我明白。”

望着手里超过六十度的夸张增长曲线,金尚头也不抬,云淡风轻地回应道,

“硬件部分那边,我提的要求是,尽快拿出一款看起来像是学习机,而不是游戏机的产品。估计春节之前,能看到样机……”

外地如何,金尚不知道,京西这片土地上,手里有钱的家庭还是有一些的,但消费渠道不如二十年后那么多。

酒吧歌舞厅KTV溜冰场,外出旅游也没太多地方可去,文旅业的发展,需要较大的投入,现在还不是时候。

总不能天天去会所,或者打麻将吧?

相比之下,用在孩子教育身上,明显要舒心多了。

所以,家长掏钱大方,一点都不意外。

没钱也就罢了,有点积蓄的家庭,怎么也不会在子女教育上吝啬。

耕读传家的文化烙印,几乎刻入骨子里,嵌入基因,一代代传承着。

理所当然,在这个几乎还是一片荒芜的领域,第一个下场吃螃蟹的,能占最大的便宜,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不是没有人觊觎过这方面的生意,但是以前有心人的目光基本集中在职业教育,精英教育,业务培训方面。

说白了,孩子没钱,经济不独立,消费能力是硬伤,买点零食,小说漫画绘本就是极限了。

很少有人考虑过,经济发展起来后,老百姓对课外辅助教学的需求有多大,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到来,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打破了藩篱后,会是怎么样的场景。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三人见证了京西地方一团乱麻的培训市场经过初步引导后爆发出来的威力。

很多家庭一年都赚不到一万块钱,掏钱为孩子报班的时候,几百几千眼睛都不眨,而且一报就是好几个。

这是稍微有点小钱的家庭,手头拮据一点的,也会想办法请家教,或者托关系找蹭名师。

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你家儿女不学,差距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好在,这年头的公立学校还是很积极的,早晚自习拉满,周末时不时补课,外面的培训学校主要是在填补空缺,以及在寒暑假发力。

即便如此,大大小小的补习班已经有越来越火爆的架势了。

小试牛刀之后,赵主编已经有些坐不住了,不止一次向金尚提议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