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百五十二章 砸钱(1 / 2)

至于布局教培行业后,是不是会引发新一轮的行业内卷,金尚是没法预估的。

反正最后都要有人赚这个钱,还不如自己来,稍微提高门槛,不让劣币驱逐良币,保质保量地让家长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只要考试这种选拔方式还存在,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就不可能低。

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普通家庭养两三个孩子的比比皆是,五个以上都不是一个两个。

未来几年,人口大幅上涨是可以预见的,只有城市化推进到一定程度,才有有可能缓解这种趋势。

都不需要超前的眼光,看看大街小巷遍布的培训班就能了解。

今夕文化涉足教育行业的时间并不长,以前都是以《京西都市报》为基础开展活动,经过一年半的耕耘后,在当地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于是赵荣珍就想着横向拓展已经没有太大空间的小报业务。

连载小说副刊在经过多方权衡后,金尚驳回了新设连载杂志的建议,但是教育板块还是成功分离出来,名为《教研学刊》的月刊杂志诞生了,以需求最为旺盛的数学和英语为主,物理、化学、地理和语文等为辅的内容,勉强得到了本地中小学的老师和家长的认可。

目前发行了四期,在旗下的培训班与合作学校得到了推广,至于能不能继续扩大影响力,还需要努力,当然也得有更大的支持和投入。

将赵荣珍的计划书看了一遍,大抵还是不错的,在金尚眼中,全都是“要钱”二字,着实让人有些头大。

这段时日,小金个人债务高企,但今夕文化的现金流还是很充裕的,总体而言,十分健康,拨款投入不是问题,难点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整合京西地区的优质资源,并顺利往整个京畿地区扩张。

至于教培资质,线下授课地点,本地中小学的参与,相对而言还要容易一点。

最后,金尚还是同意了。

好不容易说服老板认可,赵主编也长舒了一口气。

“金总,传媒业涉足教培的,据我所知,已经有好几家报纸准备试水了,咱们虽然领先一步,能不能啃下最大的蛋糕,还不好说,现在多投入一分,以后就多赚十分。”

“我知道,就是有点担心舆论方面的问题,这一行……很敏感,赚钱是赚钱,出问题了,栽跟头也很惨。”

“相比收益,些许风险,值得冒。况且,只要做好内部监控,把握好质量,应该不会出纰漏。”

“只好这样了。”

金尚不是会因为这些不足就裹足不前的犹疑之辈,既然决定要做,就会相信赵主编的能力,既然她能将《京西都市报》打理得井井有条,兼职处理其他事务也很得体,应该不会在这件事上掉链子。

“暑假快到了,希望能开个好头……”

说到这,金尚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不由得问道:

“如果我要办私立学校,现如今,好做吗?”

“小学初中阶段要麻烦一点,高中相对容易,但是都不好入手。”

“难点在哪?”

“资质问题,以金总的关系,应该还能搞定,关键是好的老师不好招,正儿八经地办学和教培还不太一样,差异还挺大的。”

见金尚脸色不变,赵主编试探着问道:

“不知道金总是想要赚钱,还是以慈善为目的,后者的话,纯捐资助学就很好了,具体事务,交给专业的人做,如果是想要营利,恐怕……不是个好主意。”

赚钱的路子那么多,课外培训就足够折腾了。

教育,需要投入和专注,抱着三心二意的态度从事,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来。

“幼儿园和小学,主要以半慈善为主,初中和高中则致力于升学,英才培训,至于多大规模,看将来的情况,如果有得力的人才主持大局,就可以适当扩张,没有的话,专注于京畿,人口大镇,或者以员工子弟学校为方向。”

京西为首都新兴都会区,外地人还挺多的,落户难,孩子上学难,是影响员工归属感的两大顽疾。

很多城里人都不了解,一直到新世纪过后十五年,一二线核心城市都存在为数不少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这一世的情况更加复杂,国土面积大,人口增长迅猛,估计等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就会接近前世同期,后劲更加强劲。

“员工子弟学校么?我懂了!”

未来一两年内,公司在京畿地区的直属员工可能超过五千人,直接对应上万的适龄儿童,再加上今夕文化的年轻化趋势很明显,从幼儿园到高中,需求大得惊人。

毋庸置疑,公立学校正在快马加鞭地筹建,上上下下已经很努力了,可到底够不够用,大家心里都没底。

这年头,能够保障员工住宿问题的企业,是顶好的,能够解决小孩上学问题的,更是凤毛麟角。

今夕文化能够开出高于同行的工资,但不宜在待遇层面过于夸张,好升不好降,以目前的公司制度来看,在有“金手指”保驾护航的情况下,离职率是偏低的。

工资奖金不好直接提高,在软福利方面有所突破,也能提升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

不出几年,今夕文化将会成为一家遍布全国的超级公司联合体,如何将数以十万计的人力凝聚成一个整体,光靠“金扫帚”的加持可不够,得有真正贴心的实惠来留住人心。

斟酌了一下词汇,赵主编说道:

“前段时间,金总说过的内部托儿所已经有两个试点了,目前情况来看,还可以,能让大家方便许多。”

免费是不可能免费的,但也不贵,维持住运营开销而已,比外面的同行要便宜多了,且有公司信誉背书,更加让人放心,

“我的建议是,先成立专门的教育集团子公司,专门运营,以收购整合为主,自建为辅,前者能快速成型,后者……太慢了,一家规模以上的小学,建设周期在两年左右,从无到有组建师资力量,招收学生,估早则三年,迟则五年才能完全走上正轨。”

“有运营困难,需要引入外部资金整合的现成学校么?”

“极少,但不能说完全没有,我要找熟人打听一下。”

“就这么办!这件事不太着急,但要放在心上,既然决定做教培,那就顺便将周边上下游都着手布局吧。”

又商量了一会,金尚才目送两位干将离去。

『教育行业不赚钱?就看想不想赚钱罢了,单方面信息不对等的领域,全看掌控者的良心!』

这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的玩法,而是胃口极好的财团的本能在作祟。

大就是好,全就是强。

互联网领域的生态闭环?

金尚和他的战略伙伴的野心可不止如此!

老黄送过来的资产包里,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公益事业用地,有的租给别人,有的没怎么派上用场。

就这么闲置太可惜了,得想办法利用起来,建学校是很好的方法,即便不靠它直接赚钱,可消费市场在那,能带动利益也很大。

不说别的,教辅工具书,课外培训等,就能以此为根基,发展壮大。

当然了,这其中,还有许多亟待翻越的关隘。

一念至此,金尚拨通了黄正廓的电话。

——

十二月三十一日,一九九六年最后一天,和老黄讨价还价一番后,勉强说服他帮忙疏通,原则上排除了金尚在教育行业攻城略地的难点后,金尚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玩意投入大还是小,全看个人胃口,目前还是秉持着有多大能耐,办多少事的态度,不求一口吃成个胖子。

好就好在,原本就是有基础的,老金门下就有好几块公益事业用地租给附近的学校了,关系还不错,以前就经常联络,以后合作的机会也不少。

另外,京城北方联合足球俱乐部也与本地足球特色小学有深度合作,多多少少能说得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