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六二章 突袭横滨港(1 / 2)

虽然事出突然,不过李鸿章很快适应下来,也知道情况紧急,于是简单的跟胜海舟谈了几个条件,就答应了胜海舟的出兵请求。

李鸿章的条件倒也不多,无非就是三点。

第一点,是远征军以雇佣军的名义接受胜海舟的雇佣,所作所为不代表中国政府,算作胜海舟的旗下。

第二点,远征军虽然跟胜海舟合兵一处,而且名义上是归胜海舟指挥,但实际上各行其是,大家最多就是对战略问题进行一下商讨,至于打哪里,还有怎么打的问题上,胜海舟无权干涉,都是远征军自己说了算。

第三,雇佣远征军的军费可以先欠着,但缴获的一半收入分给远征军,算作是接受雇佣的军费。

对于这三点要求,胜海舟都答应了下来,毕竟严格来说这三个条件并不苛刻,起码没有什么割地划租界之类的要求,如果除去远征军的外*队性质这点,这三个要求稀松平常,就算指挥普通的藩阀军队也不过如此。

但实际上呢,李鸿章与胜海舟都知道,这三个条件就是给外人看的,一旦讨逆成功,那李鸿章肯定还有别的条件等着。

简单的把这三个条件一式两份的写了两份手书,然后双方签字画押之后,胜海舟居然也不留下来休息片刻,立刻就要带着一份手书骑马返回。

李鸿章看拦不住,于是就派了两个人,带着一台无线电通话器,跟着对方回去。为的自然是方便居中联系。

胜海舟虽然疲劳非常,但听了那台无线电通话机居然可以千里传音后,也是十分好奇,可惜时间紧急,无法仔细揣摩。只是简单的尝试了一下,就赶紧带人离开,打算回去后再慢慢查询。

就这样,胜海舟不顾劳累,来去匆匆,只留下李鸿章在后面唏嘘莫名。觉得日本的局势还真是变幻莫测。

可不是么,他前面才刚应付了英国驻日公使阿礼国,为何时出兵长州藩的事儿操心,这边还在为到底打不打长州藩纠结呢,回头就听到日本的将军府发生政变的消息。然后人家要借自己的兵帮助平叛。

当然,这事儿其实没什么好讨论的,因为李鸿章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好不容易撞上了,不利用的话真是要后悔一辈子。

“不过,这事儿真的可信么?”很显然,唐海龙还是有些怀疑。“堂堂一个大将军被人悄然软禁,外面人都不太清楚的事儿,那个胜海舟居然就这么清楚?”

“真实性与否其实重要么。”李鸿章笑了笑。“关键是我们得到了一个邀请,一个真正的邀请。嗯,大阪我看也就这样了,虽然几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但束缚太大。江户就不同了,江户据说也相当繁华。我们这次是去平叛,是有友军伴行的。到时候一旦跟江户的守军起冲突,那肯定难免会有伤亡。到时候这个,呵呵,还用我多说么?火中取栗,不过如此。”

“话也不能这么说。”石达开道,“怕就怕这事儿是假的,是那胜海舟自己想要造反,如果那样的话,那我们不就成了帮凶?要知道,那胜海舟来去匆匆,要我们五天内率军赶到名古屋与他的军队汇合,然后一起向江户府进发,怎么看都有些太仓促了,小心有诈啊。”

“就算有诈又如何。”李鸿章看了石达开一眼,“那胜海舟只有五千人,奈何不了我们,事实上他也绝对不敢对我们耍什么心思的。”

“我不是那个意思。”石达开道,“我不是担心那个胜海舟对我们不利,我是担心这件事其实是胜海舟想要造反。我们无缘无故的参与进去,似乎有些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的。”李鸿章道,“就算胜海舟想要造反又如何?难道凭我们的力量,还打不下江户么?我们以前有顾虑,是因为政治问题,但现在我们依然是以雇佣军的名义,受雇于胜海舟,本质上没什么不同。一旦打下江户,让胜海舟掌握幕府大政,那不就等于控制了日本政府么?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么?”

说到这,李鸿章看了唐海龙与石达开一眼,发现他俩还有些犹豫,干脆掏出那份与胜海舟分别写就的手书往桌子上一拍,语重心长的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诸位,此事我一力承担,出了事算我的,有好处则是大家分,这总成了吧?你看,我跟那胜海舟连条件都写好了,总不能让我成那无信小人吧?”

听到李鸿章都说到这份上了,唐海龙跟石达开相互看了一眼,终于点了点头,答应了出兵的要求。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也就是1862年7月6日的时候,远征军留下一个营的部队继续留守大阪府,其他部队则直接乘船从海路直奔名古屋城,并两天之后,终于抵达名古屋港外三十里的地方停泊下锚。

由于有无线电通话机,胜海舟很快就知道远征军已经到来,于是悄然下令全体登船,与特混舰队在名古屋外的海域汇合。

两军汇合之后,双方首脑聚在一起稍微一商量,很快就商量出一个方案,那就是趁着对方还没反应过来,先偷袭横滨,然后再以横滨为基地,打出讨逆旗号,直接从陆路进攻江户。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横滨港的水文条件好,大船可以直接停靠,不需要抢渡,加上当地守军将领也多是胜海舟的门生故旧,所以拿下这里要比较容易一些。

相比而言,江户港的条件此时远不如横滨,而且江户城的城防坚固,兵力众多,还有海岸炮台,要是一次攻不下,僵持下去的话。后果难料,所以才要先用突袭的办法拿下横滨,再以横滨与神奈川为基地,兵进江户城。

计议已定,大家也就兵贵神速。趁着对方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立刻直奔横滨而去。

虽然因为两军之前没合作过,会师后的局面稍微有些混乱,但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小心一些,也没什么大碍。就这样。只用了两天时间,挂着胜海舟旗号的特混舰队就首先抵达横滨,然后也不打招呼,直接仗着船坚炮利,直接强占了一处泊位。并一边继续发射快炮,一边利用泊位直接从船上放下了一个团的陆战队。

这一次,是彭玉麟的第三团做先锋,彭玉麟的部队自从参加远征军之后,基本就没打过痛快仗,憋的好不难受,这次好不容易逮着一个先锋的任务,那简直就是下山饿虎。猛不可挡。

第三团将士在彭玉麟的亲自带领下,仗着后方舰炮的掩护,也不管什么阵型不阵型。套路不套路,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就嗷嗷嗷的猛冲猛打,居然又用上了原先打太平军时代的集群冲锋。

但你还别说,这一招挺唬人,至少那些日本守军被吓住了,基本就没几个敢抵抗的。结果愣是让第三团的一个冲锋,就迅速冲进了城区。一口气占领了横滨的町奉行,全面瓦解了当地守军的有组织抵抗。

当然。第三团将士过于勇猛,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是一方面,武器先进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知道第三团普遍装备的是华2型步枪,那都是使用定装弹的后装步枪,性能与威力不是当地守军能比的,再加上凶猛的机枪与手榴弹,还有舰炮的支援,仓促遇敌的横滨守军能挡得住那才是见鬼了。

不过呢,能这么顺利,也跟横滨守军战斗力不强有关。

横滨的守军虽然装备了很多火枪,并引进了西法操练,但用的都是老式前装火器,军事组织还是老一套的线列步兵制,也就是所谓的排队枪毙法。

这样的部队面对冷兵器部队也就罢了,但面对火力更强,射程更远的部队,那纯粹是找死,还不如手持冷兵器的散兵冲锋呢。

第三团在全力冲锋的时候,遇到他们的线列步兵,总是很容易就击溃或者全歼,反倒是对方被打散了之后,进入巷战阶段的时候,自家人倒是被几个手持武士刀的人不小心给伤着了。

也就是说,对方有组织的抵抗行为,对第三团毫无伤害可言,反倒是对方被打散之后的抵抗让人头疼。

好在,第三团的士兵大都是原先的清军旧部,也是从冷兵器厮杀中熬过来的,再加上火力凶猛,组织性更强,一旦反应过来,组成一个又一个的班排级小队之后,巷战中就再也吃不了什么亏,而当对方的町奉行被攻占之后,敌人的抵抗也就全面结束了。

这就是没有觉醒民族国家概念的好处了,抵抗力度全看将领,只要将领投降或者被杀,通常那就是个传说,至少在这个时期,日本人还没那么高的觉悟。

在这个过程中,胜海舟虽然没有第一时间派兵跟随,但也在唐海龙的旗舰平远号上,用望远镜静静观察着这一切。

胜海舟过去虽然没亲眼见过中国人的战斗力,但他根据对方的兵器水平,已经是给了相当高的评价,但万万没想到实战起来的时候,还要比他预想的更凶猛。

当他看到冲锋的第三团官兵根本无可抵挡的时候,表面上虽然不动声色,内心中却相当震撼。他不但震撼于对方的武器之犀利,也震撼于对方的勇悍,因为他亲眼看到过,那些中国人是真的敢跟日本武士白刃对冲的。

其实呢,白刃战虽然是中华帝*队的必须课,但在实际作战过程中,帝*队中并不提倡白刃冲锋,而是讲究尽量用火力来杀伤敌人,也就是说白刃训练课程,更多的是锻炼军兵的尚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