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30章 三路并进(2 / 2)

当然,这是对于以前来说的。

以前的秦函谷关,西据高塬,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

高塬上还有密林,猿猴难攀。

而北边的大河,河水汹涌,船只不通。

唯有中间一条崎岖险道可行。

藏于山谷中的关口前面,还有一条深深的绝涧,作为天然的护城河。

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只是到了后汉中后期,高塬上的密林已经被砍伐得差不多了,阻挡大军的作用大减。

最要命的是,在后汉中晚期,开始进入小冰河时期,气候逐渐变得异常。

函谷关北边,原本作为天险的大河,水位下切,露出了大面积的河床。

大军可以从平坦的河床上直接绕过关口。

所以函谷关也就失去了作用。

现在的潼关,基本就是河水未下切前的秦函谷关缩水版。

之所以是缩水版,是因为潼关北边与秦函谷关相同,虽有大河作为天险。

但南边却不是不可攀援的绝壁,而是连绵不断的条状高塬。

如此一来,想要守住潼关,就需要在高塬上布置不少兵力,防止敌人从不同位置偷爬上来。

比秦时的函谷关要稍逊一些。

不过秦函谷关虽然失去了险关的作用,但仍可以作为一个驻军的前沿要地。

魏国,或者说司马懿,把它作为阻挡大汉从关中进军关东的一道防线。

平日里魏军驻扎于函谷关内,待汉军过来,则提前在露出来的河床上安营扎寨,以壁垒营寨阻挡汉军继续前进。

露出来的河床,对于商队旅人来说,足够宽大。

但要作为战场,那可就有些狭小了。

正面进攻时,兵力无法全部展开。

不指望能挡住汉军东进的步伐,但只要能拖延上一些时日,让洛阳那边做好准备,就算是成功。

作为镇守潼关,遥遥与函谷关相望的姜柳二人,自然是特意了解过函谷关的情况。

听到冯都护的吩咐,二人不禁就是有些意外。

姜维忍不住地说道:

“中都护,魏贼在函谷关,只怕是早有准备,吾等二人这些兵力,就算是攻下函谷关,只怕亦无力直捣洛阳。”

冯都护闻言,脸上不禁露出有些诧异的神情,他看向姜维:

直捣洛阳,你可真敢想!

司马懿是什么人?

怎么可能会留下这么大的破绽?

更别说从秦函谷关到汉函谷关这一段路,犹有陕县、黾池、新安等城关,皆可驻兵。

司马懿可是只老乌龟,从他把关中布置成刺猬般的防御就可以看得出来。

若非冯都护所领的凉州铁骑,是跨越时代的骑兵,能从凉州绕道并州,直插司马懿的后背。

关中一战,要打多久,要牺牲多少将士,还是个未知数。

从长安出潼关至洛阳的这条路,多是崎岖险径,司马懿怎么可能让大汉长驱直入?

真要一路打过去,莫说需要多长时间,就是以大汉现在的实力,恐怕得举国之力,才有可能打通崤函古道。

潼关到洛阳之间的大河水道,并不是说不能利用。

前汉孝武皇帝为了征伐匈奴而开挖关中漕渠,漕渠所运输的粮食,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从关东运过来。

只是效率极低,而且要耗费大量的民力物力。

特别是弘农到陕县(即灵宝到三门峡)这一段,最为危险。

需要先在大河两边的悬崖上开凿栈道,再让纤夫在栈道上拉着船只艰难而行。

否则的话,船只根本无法在大河行驶,要么是被汹涌的河水吞没,要么是撞上河里的暗石而翻船。

饶是如此,运粮的船只,最好的情况,仍不过是十存三四,超过一半都喂了大河里的鱼虾。

这样的运输方式,就是在国力强盛时期,都难以长久持续。

要不然孝武皇帝后期,怎么会造成“城郭仓廪空虚,民多流亡”“天下虚耗,人复相食”的惨状。

在人口稀少的三国时代,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是不可能干这种事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曹叡想要把长安的铜人和承露盘运往洛阳,却无法利用大河运输的原因。

因为那个时候的魏国,面对季汉强大的压力,已经是在苦苦支撑,哪还有多余的民力?

就算是有民力,也有超过一半概率会在大河里翻船,疯了才会用大河运输。

虽说季汉的大军后勤压力,相对于同时代的魏吴两国来说,可能会轻松一些。

但想要保障后勤通畅无阻,肯定不可能光靠崤函古道这条崎岖险径。

终究还是要征发民夫去重修栈道,去当纤夫拉船。

真要那样干,能统一天下还好说。

万一还没统一天下,季汉就先耗尽民力崩掉了,那阿斗可就妥妥是汉炀帝了。

司马懿极有可能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故而这才想尽办法袭取上党,然后控制并州。

他这就是想要阻止季汉仿秦国灭六国故事。

战国时代,秦国屡屡从函谷关出兵关东,皆不能全功。

而到了秦王政时代,秦军不走崤函古道,而是从并州之地或南下吞韩,或东进灭赵,进而一统天下。

所以司马懿这想要逼大汉走最难的那条路啊!

但见冯都护摇了摇头:

“伯约有志打到洛阳,这个很好。只是这一次,我不强求你们直捣洛阳什么的,只要打下函谷关就行。”

“当然,就算是打不下……”

冯都护略一沉吟,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后半句,而是转而说道:

“不管如何,你们能打多远就打多远,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声势越大越好,我不会干涉。”

说到这里,他坐直了身子,加重了语气:

“若是司马懿只顾谋取并州,导致洛阳空虚,让你们一路攻打过去,趁机到达洛阳城下,那自是最好。”

不过这种情况,在冯都护看来,乃是想当然耳。

看到二人面露喜色,他提醒道:

“只是司马懿此人,领军颇有一套,行事又极为小心谨慎,依我看来,他恐怕不会如此大意。”

“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量力而为,千万不要过于勉强,真要事有不谐,就立刻退守潼关,明白么?”

冯都护的目光落到二人身上:

“上党出了问题,尚还可救,但若是连潼关都要出问题,那么局势可就真正崩坏了。”

“魏延之事,可一而不可再,明白么?”

中都护这是拿魏延之事来提醒自己呢!

姜维和柳隐心里一震,连忙郑重应下。

在两人准备离开的时候,姜维终是没能忍住:

“中都护打算前往河东?”

冯都护打了个哈欠,举起手里的预案文件挡住脸,打完呵欠,这才放下文件,说道:

“没错,待李信厚(即李球)他们到了,我打算前往河东,会一会司马懿父子。”

关将军前往太原,在北。

姜维柳隐前往函谷,在南。

冯都护前往河东,坐镇中间。

三路并进。

冯都护一边说着,一边眯起了眼睛,也不知是累了想打瞌睡,还是在想着什么。

司马懿,我倒要看看,你打算把重点放在哪个方向。

只要太原不失,一切就都来得及。

王平,莫要让我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