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0846(1 / 2)

按照分工,陆一伟还联系玻璃厂和蚕厂。本来早就想去看看,但一直没时间只好搁置。能不能到企业“化缘”呢,他决定试一试。

“小康,过来一趟。”

赵小康听到陆一伟叫他,迅速跑了过来道:“陆书记,您找我?”

陆一伟起身道:“走,咱俩去一趟玻璃厂。”

赵小康立马问道:“需要不需要联系电视台和报社?”

“带他们去嘛,又不是调研,别整这些虚的。”县级新闻媒体如同鸡肋,丢了可惜,不丢用似乎没什么用。屁大的县城能有什么新闻报道,无非是家长里短的。不过作为党的喉舌,更多的是宣传县领导的活动。陆一伟作为县委副书记,自然是报道的重点对象。不过他向来不喜欢自吹自擂,有那吹牛的功夫,还是多做点实事为好。

玻璃厂位于县城的最南端,一进院子就看到尘土飞扬,烟囱里冒着大黑烟,与外面简直是两个世界,陆一伟不由自主地蹙了蹙眉头。

由于赵小康先前打过电话,玻璃厂厂长朱晓波早早在门口等候。陆一伟看着一个衣衫褴褛,灰头土脸地人站在大门口冲着自己微笑,还以为是厂子里的工人。没想到对方主动走上前来热情迎接:“陆书记,我早就盼着您来了,今天总算盼来了。”

赵小康在一旁小声道:“这就是玻璃厂的厂长朱晓波。”

陆一伟难以想象,一个厂长此番模样,大出意外。人不可貌相,他从来不因为职业工种的不同而小看其他人,上前伸出手笑着道:“朱厂长好。”

“哎呀,还是算了握手吧,你看看”朱晓波有自知之明,紧张地在衣服上搓着手。

陆一伟倒不在乎,也没有架子,没有考虑抓住对方的手道:“初次见面,怎么能失礼呢,呵呵。”

陆一伟这一小举动迅速拉近了距离,让朱晓波刮目相看,很是感动。最近几年来,县里的领导都嫌他这里脏,几乎无人问津,更没有人过问。严步高和靳荣光仅来过一次,看到厂子的效益,此后再无踏入。

朱晓波连忙解释道:“陆书记,刚才接到赵主任通知时,我还在生产线上忙活,这不,还没来得及换衣服,实在不好意思了。”

“我又不是什么大领导,搞那些形式干嘛。”陆一伟丝毫不介意,好奇地问道:“你堂堂一个厂长,还要亲自上生产线?”

“唉!”朱晓波叹气道:“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厂子效益不好,现在连工人都不好招,即便是招上,经常性地就发不了工资。工人抱怨多,来了走走了来,流动性十分大,而且都是些新手,不懂技术操作,只好我亲自上生产线督阵,没办法啊,唉!”

陆一伟本来是想化缘,听到此心里凉了一半。可既然来了,不进去坐会也说不过去,只好跟着走了进去。

一进院子,八十年代的画风扑面而来。所有的建筑清一色红墙灰瓦,墙上依稀可见当年大跃进时期的标语,在一个角落里,甚至早已淘汰的停放着老解放卡车,就连厂房的门都是当年的木门,漆皮脱落,斑驳岁月,让人怀旧。

进了办公楼,同样没有丝毫改变。门框窗框刷着绿漆,门口的黑板上还是用毛笔书写。办公室内,宽大笨重的老式办公座椅板凳,墙上张贴着和斯大林的画像,桌子上放着老式电话,墙角堆放着一台286电脑,上面布满灰尘,似乎很久没人使用。唯一能感受到现代气息的,就是办公桌前的饮水机了。

“陆书记,不知道您要来,我什么都没准备,你看看这乱的。”朱晓波一直自责,又忙活着倒茶发烟,生怕招待不周。

“行了,老朱,别忙活了,都是自己人,那么客套干嘛。”陆一伟拉着朱晓波坐下来道:“我也是临时起意,路过了过来看看,没别的意思。”

“您能来就是对我们玻璃厂最大的鼓励了,真心谢谢。”朱晓波饱满深情地道。

寒暄一会后,陆一伟道:“我刚才听你说厂子效益不好,情况不容乐观吗?”

提及厂子,朱晓波再次长吁短叹,道:“陆书记,我和你说实话,玻璃厂马上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了,现在是勉强度日,如果今年下来再亏本,我就真打算把厂子卖了,实在耽误不起啊。”

陆一伟看着朱晓波满脸愁容,道:“老朱,你别激动,坐下来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