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想要蹭个副主编肯定能办到。
但他不会这么做。
最后,许秋的目光落在了“?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及以上奖的主要完成?”上……
“等等,你不会想搞这个吧……”王平不理解。
“可以试试。”
“颅脑分离术虽然是世界首例,但,没什么能拿奖的方向,除非你短时间内把这门技术普及开。”
许秋思索起来。
颅脑分离术,他能教,也能教得通俗易懂。
但关键是,再简单,技术壁垒也摆在那儿,其他人学不会啊!
这批学生不行……
那么,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拿点奖。
“人工血管?”
就在这时,许秋脑子里突然冒出个人。
心脏外科郑主任!
这还是妇产科那个弯刀综合征病人时期的事情了。.bǐqυgetν.℃ǒ
病人需要手术置换人工血管。
而直径小于6毫米的小血管,一直是整个心脏外科、血管介入外科的难题。
小口径的人工血管,再狭窄发生率非常高,这也是介入器械领域最具挑战的研究方向之一,也是制约大夏创新医疗器械发展的关键难题。
颅脑分离术,是许秋一人能做。
只不过是为稀少的连体儿颅脑分离手术,提供了一个最后的希望。
当下,很难有人真正学到这门手术,更妄论上台处理复杂的联体畸形。
但人工血管不同!
如果许秋能研究出成果,攻克人工小血管的难题,将实打实地为无数患者提供全新的医疗器材的选择。
而这,也将成为血管外科方向,唯一一个大夏向全球收取专利费用的材料!
王平怔住了。
这……真的能出成果?
郑主任那边,跟研究院已经推进了十几年了,一直在想办法打破“人工血管6”禁区。
国内外,其实有很多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包括行业内的心脏介入名医,都投身于此。
他们深知,只要能出成果,把人工血管的直径下探到6,或许心脏介入就能迈入一个新时代——而研究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人,会成为时代的注脚。
“我喊郑主任过来!”王平深深地看了许秋一眼,立刻打了个电话。
砰砰砰!
几分钟的功夫,郑主任就赶来了,他来不及喘气,撑在办公室门口,兴奋地道:“许,许秋,四个月了,我等你加入研究团队整整四个月啊!”
“坐,坐下谈。”王平倒了杯水。
两个小时后,许秋和郑主任从办公室出来。
王平呆呆地目送两人离去。
真的要研究小口径人工血管……
这可是限制全球心脏介入外科发展的难题啊!
……
“许医生,我相信,有你的加入,研制成功的时间应该能提前十年!”郑主任心情高涨。
许秋:“原本是几年?”
“预计着二三十年吧!”
许秋摇了摇头。
还要十多年?
他等不起。
十年以后,他估计已经在研究换头手术了,怎么可能还纠结在一个6的“大”血管上边?
郑主任则来了兴趣,眼热地问道:“许医生,你……莫非有什么想法?”
——
这两天很忙,剩下一张我尽力晚上给大家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