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66章 拔得头筹(1 / 2)

第一场的比赛还没有结束,现场除了冯正明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之外。

其他厨师还在一步一步的进行着。

虽然其他厨师没有冯正明这么迅速,但他们完成的质量也都很高。

显然在经过开始的适应后,大师傅们还是逐渐掌握了技巧和节奏。

毕竟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东西,可以说是大师傅们刚进后厨,几乎是每天都会干的,所以大师傅们还是很容易找到手感。

冯正明这边完成,在考官确定各方面都合格后,现场还是有老师傅们和评审再进行评判。

老师傅们的评判要更加的详细,不光是要看花刀是否合格。

最关键的是,老师傅们还要品尝菜品的味道。

要确定菜的味道没有偏差,以及食材在口感上是否符合要求?

品尝了一番,还是让老师傅们相当满意。

冯正明在现场很多人目光盯着,以及还有考官在旁边随堂测试的压力下。

他依然是几乎很完美把四道菜全都标准的完成。

关键他是现场第一个完成的。

这就像是考场上,冯正明第一个交了卷子。

然后在经过了批改后,发现他这张卷子竟然能得满分。

老师傅们看向冯正明,他们真是不得不承认,冯正明已经具备大师傅的实力。

崔老师傅说:“正明啊,你这手艺难怪汇泉楼会在你手上焕发第二春。”

冯正明谦虚地向崔老师傅表示感谢。

“谢谢崔师伯夸奖,我想这些只是一个厨师应该做到的基本功,我也只是按照标准去完成。”

王老师傅说:“你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

苏老师傅附和道:“不错,尤其是在现场这样紧张的状态下,你能不受影响完成,真的是很不容易。”

老师傅们对冯正明的偏爱确实是溢于言表。

几乎是已经到了不回避的地步。

不过老师傅们这份偏爱,倒也不会让别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毕竟冯正明是真正有实力的青年厨师。

这就像是很多人眼中的好学生,就应该获得老师的偏爱一样。

老师傅们品尝后,并没有着急给出冯正明打分。

还是先让比赛专门邀请的评委先进行打分。

选拔赛邀请的评委,是省劳动厅专门为了选出最优秀鲁菜厨师代表筛选。

一共是五位评委,一位是来自劳动厅,一位是省内知名企业家,一位是省里的劳模代表,一位是受邀的侨胞代表,最后一位就是站在冯正明身边的专业考官。

考官已经从专业角度给出冯正明一个评分。

剩下四位的评委则是认真的观察和品尝了冯正明的四道菜。

然后四位也分别给冯正明打了一个分数。

劳模代表、企业家代表和侨胞,对冯正明的菜都是相当满意。

尤其是劳模代表,觉得冯正明的技术水平实在是太高了。

同样是作为技术水平擅长的劳模代表,对冯正明甚至有一种心心相惜的感觉。

所以劳模代表给冯正明的打分是直接给了一个满分。

企业家代表是去汇泉楼吃过不少次的。

而且之前还在汇泉楼请客接待过外地的客户。

每次请客后,都能够获得外地客户的一致好评。

所以今天看到冯正明比赛,企业家代表自然也是对冯正明带有一定滤镜,最后也给冯正明打了一个满分。

剩下劳动厅的人员和侨胞代表,也都很钦佩冯正明的手艺。

不过他们倒是比较规矩,没有带太多的个人喜好,只是给了冯正明一个比较高分数。

冯正明的打分结束,现场让冯正明可以先离场去休息。

至于他最后的得分,暂时没有被直接公布出来。

冯正明的菜品被评分后,其他参赛厨师也都陆续完成。

其中几位大师傅手艺上也是和冯正明不分伯仲。

虽然他们在速度上没有冯正明如此迅速,但是无论是理论和实操他们也都算是熟练。

等到所有参赛厨师都完成,现场也都是分别对他们进行了打分后。

经过一番统计和汇总,终于公布出最后的分数和排名。

第一场的比赛结束,冯正明的名字赫然是处在第一位,综合得分要比第二名高出4分。

剩下厨师们综合得分,前十名基本上都是只差了一分。

倒是十名之后,差距才被逐渐拉开。

看到第一场分数的公布,现场人都很信服,对冯正明的关注自然更高了。

隔天的报纸上就出现了“青年厨师好手艺,成为鲁菜新一代的代表大厨”这样的报导。

这样的报道出现,让很多人对冯正明更加期待。

冯正明也是收到了报社和电视台再次采访的邀请。

不过他还是把采访暂时推后,主要是把精力放在接下来比赛上。

虽然第一场他得分很高,但还远远称不上是一骑绝尘。

如果后面两场没有发挥好的话,可能还是会被其他的大师傅们超越。

在不知道接下来两场比赛会比什么的情况下,冯正明也只能是默默进行一些准备。

好在第二场比赛开始前,还有两天时间给大家准备。

冯正明是在汇泉楼后厨,认真为后面两场比赛做着一些准备。

但随着电视台把第一场比赛的录像在电视上播出。

关于比赛中的一些讨论还是非常激烈。

不少没有真正干过厨行的人,还真的是通过电视播出的这场比赛,才算是了解到原来光是打花刀都有那么多讲究的。

电视台剪辑后放出的录像,简直就像是给大家普及了刀功知识。

过去很多人对一道菜好不好,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第一场比赛录像在电视上播出后,算是给了大家一个标准。

这么一来,几乎是任何一位食客,都可以在任何一家馆子发表一番专业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