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99章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下)(2 / 2)

李延珪、高彦俦等退保青泥岭;而秦州雄武军节度使韩继勋则主动弃城逃跑,一口气跑回成都。

秦州的观察判官赵玭召集留守的将吏幕僚,说周师所向无敌,而今天,朝廷(后蜀)派来的是全国最精锐的精兵勇将,结果呢?一战而溃,非死即逃,我们如果不能及时地做出正确选择,性命危在旦夕啊。

于是,在赵玭的带领下,秦州开门投降。

随后,阶、成二州亦主动投降。

后蜀举国震惊。

李延珪等上表请罪,孟昶好言相慰,全部赦免。

孟昶展现出了硬汉的一面,征调全国粮草辎重,运往剑门关、白帝城,招兵买马,构筑抵御周师的第二道防线。

除了聚草屯粮、招兵买马之外,孟昶还制定了战时金融改革政策,这些话题将放在后文的后蜀专题中。在此,只需知道“秦、凤之战”对后蜀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即可。

实际上,孟昶的这番操作有些多余,因为柴荣的战略目的与当年的李存勖是不一样的。柴荣不打算就此吞掉后蜀,现在还不是时候,这次战争的战略意图是收复阶、成、秦、凤,恢复旧有疆土。这里的“旧有”只得是后唐时期的中原王朝疆土,即夺回在“明宗盛世”之后被后蜀窃据的疆土。

孟昶给柴荣写信,请求和解,在信中,孟昶自称“大蜀皇帝”,柴荣借题发挥,以此为由不予回复。于是“蜀主愈恐”。

实际上,拒绝求和的原因当然不是一句“大蜀皇帝”,而是因为此时凤州还在负隅顽抗。后周暂未达成战略任务,当然不能停火。

当时间来到11月,王景等人终于攻克凤州,生擒了后蜀的凤州威武军节度使王环(力屈而降)、都监赵崇溥等在内的将士五千人。

柴荣优待俘虏,表示愿意回家的,后周会提供路费、安家费,愿意留下的,编入后周军队。其中,都监赵崇溥绝食而死。

至此,柴荣达成了战略目标,轻松加愉快地收回了阶、成、秦、凤四州,极大震慑了后蜀反革命集团,使得后蜀军民从此之后对后周谈虎色变。

4,固中原

显德二年(955)4月,柴荣下诏兴筑汴州的四面外城。

为了不影响农时,柴荣下诏说等到冬天农闲的时候再动工,而如果在冬耕前无法完工,那就以冬耕为重,筑城工作可以顺延到来年。

既然是等到冬天才动工,为什么春天就发布命令呢?因为柴荣要做拆迁工作,更要在拆迁工作中尽量维护百姓的利益。

施工队先根据图纸,在城外红线处树立醒目的标杆,标杆之内也标明了规划中的街道、官府库房等机关重地,相当于今天的工程规划图。

然后告诉百姓,从今天开始,新增坟墓必须埋到红线以外七里之外的地方;红线之内,避开既定的机关单位、军事重地,可以任意建造房屋。

测绘工作随即开展,一切顺利。

显德三年(956)正月,诏发汴州、曹州、滑州、郑州等邻近州县共计十万丁夫,兴筑汴州城。

注意,这次征调的是“开封府”邻近的州县,按照《九域志》记载,“开封府西至郑州界一百一十五里,北至滑州界一百里,东北至曹州界一百四十五里”,按此划定,陈州、许州也在征调范围之内,那为何偏偏没有调发陈、许之丁夫呢?这里先卖个关子,答案随后揭晓。

十万丁夫热火朝天地建设着,很快就完成了扩建工作,使得汴州城变成了原来的四倍!大大提高了汴州的军事防御能力。

除了扩建城池之外,柴荣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兴修水利的工作,比如疏浚汴水。

汴水自唐末溃决,埇桥的东南全成了一片沼泽。柴荣下诏征调民夫,重修堤坝,疏浚河道,一直修到泗水。

在当时,群臣们又是一片反对之声,理由很简单,此工程浩大,劳民伤财,而且看不出有何必要,费力不讨好。

柴荣微微一笑,说道:“数年之后,必获其利。”

经过这些措施之后,后周的综合实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战争。于是,后周世宗柴荣便开启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世宗征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