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夕阳西斜,米香味很快吸引来一批流民,有人瞧着锅里翻腾的米粒,咽了咽口水,头也不回地跑回家通知亲人。
整个县的流民在同一时间内都知了县衙施粥。
就在这个时候,二锅头跟狗娃子守在几个路口处,见到有人要往里拐,连忙把人给喊住,“县衙施粥,你赶紧去吧,还往这里来做甚。”
被拦住的人忍不住道,“我回家……”
“回啥家啊,不饿吗?家里粮有多吗?”狗娃子蛮不讲理道,“没闻到米香味吗?再晚些连洗米水都喝不上了。”
那人被他说动了,于是改变主意,往县衙方向去,但那人刚走两步又回过头来问道,“你怎么不去?”
狗娃子笑道,“我家婆娘在拉屎,我等等她。”
那人嗤笑一声就走了。
等人离开后,狗娃子四周张望着轻吹口哨,就见金少阳扛着两大袋子粮从巷子小跑而过。
宋月华在这里煮粟米,从黄昏煮到天黑,几个差人从里屋拿来几盏油灯,一个一个地打舀粥。
有些流民黄昏的时候领了一碗,趁着天黑看不清人,又去排队,有些运气好的没被认出来,运气不好的则被赶了回去。
宋月华带来的粟米煮得差不多,同县衙里的师爷衙差道过谢后,背着空背篓回到尤府。
刚出大门的时候,宋月华就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
回过头一看,竟是候五。
“宋姑娘,果真是你。”候五一身破破烂烂,看上去异常狼狈。
宋月华走近看仔细一看,皱眉问道,“你还在县里?还成了这幅模样,没存粮吗?”
“唉……”候五捧着一碗粥道,“原本我也是存了粮的,后面把我老丈人一家接了过来,不成想粮被他们拿去换了银子……”
说到这里,候五捏着袖子抹了把嘴。
宋月华问道,“那你丈人一家现在……”
候五摇了摇头道,“他们得了银子带着我那婆娘跑到南方避难去了,只留下我跟小女儿在家中饥饿度日,今日听说县衙施粥,我便带着小女同来。”
说话间,一个瘦巴巴的小姑娘从候五的后面伸出来头来瞧着她。
宋月华心中戚戚,心中有意帮扶一把,于是便道,“我现在住在村中,县中的宅子无人看管,我留100斤粟米,您跟孩子住在里面,帮我看管宅子,您看如何??”
候五眼中一亮道,“当真……宋姑娘放心,我定把宅子照看好。”
“嗯,”
宋月华想着,又把收粮护人的事情告知候五。
以后候五住在尤府,不仅能替她看管宅子,也方便打听些消息,不必再像这次一样,一户一户地找人,还好这次让他们撞上了,要是扑空了,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弄到粮食。
“晚些我再把粮食送过去。”宋月华道。
候五连连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