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白拿西突厥情报(2 / 2)

李玄霸露出了关爱弟弟的慈祥微笑。

……

二月初,伊吾的气温回暖。虽然河水还没有化冻,李玄霸见已经晴了好几日,便向射匮可汗辞别,准备回张掖。

射匮可汗派了一千人护送李玄霸离开。这一千人由同族心腹泥孰带领,并携带包括三百匹骏马在内的大量礼物,与大隋的河右行军大将李世民正式结盟。

泥孰是个面容和善的中年人,汉话比射匮可汗还熟练。

他与李玄霸交谈,居然对突厥人大多不爱看的儒家经书颇为熟悉。若不看他穿着打扮,还以为他是个大隋儒生。

李玄霸总觉得“泥孰”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但突厥人的名字大多喜欢重复用,有的人名和“官名”差不多,就像是华国有人当了“司马”,就给后人改姓“司马”一样。只一个拗口的名字,李玄霸实在是难以将这个人与史书中那些名字联系起来。

直到泥孰表现出自己对中原文化的向往,李玄霸才勉强将他与史书中一个人划上等号。

泥孰家族世袭“莫贺设”这一官职。现在西突厥的莫贺设是泥孰的父亲,将来泥孰也会继任“莫贺设”一职。

如果把“泥孰莫贺设”和“向往中原”联系起来,那这个中年“儒生”泥孰,很可能就是唐朝册封的

如果真是他,他父亲会在武德年间和在长安闲居的小|秦王李世民结为异姓兄弟。那……他就是我未来的侄儿?

泥孰见李玄霸的表情古怪,疑惑道:“李三郎,我脸上有什么嘛?”

李玄霸道:“没什么,只是发觉你的胡子真别致。”

泥孰摸着自己梳成大辫子的胡子,得意道:“我最爱我的胡子,打理很仔细!我这样,算不算你们中原的美髯公?”

李玄霸违心地夸奖:“算,当然算!”

泥孰被夸得十分高兴:“你夸我胡子,我们就是朋友。听闻你能驯鹰,等我回部族,给你送几只好鹰。”

李玄霸正想说好,天空中落下一团草砸在了泥孰头上。

泥孰震惊地抬头看,一只金雕正在他头顶一边“啾啾啾”一边盘旋。

另一只金雕赶来,用翅膀拍打着这只雕,似乎想把丢草的金雕驱赶走。

泥孰深吸一口气:“草原精灵?!”

李玄霸扶额:“不是草原精灵,是我家的金雕。它有点小气。”

泥孰茫然:“小气?”

李玄霸道:“你刚说送我猎鹰……”

泥孰恍然:“居然能听懂我说的话?啊,我想起来了,我听闻你养了草原精灵!原来是真的!我在伊吾的时候,怎么没有见到这两只草原精灵!”

李玄霸面色古怪。

他能说这两只雕除了大中午时飞出去,平时都嫌弃伊吾天寒地冻,钻在被子里睡大觉吗?

他一度怀疑寒钩和乌镝回去时会不会胖得飞不动。

泥孰见到李玄霸脸色,立刻明悟:“我懂我懂,草原精灵生性自由,肯定在雪原和高山上盘旋,不愿意降落人的城池中!”

李玄霸:“……对。”是不在城池中,而是在被窝中。

泥孰羡慕地看着空中骂骂咧咧的金雕:“看见草原精灵,我那几百只猎鹰都黯然失色。”

李玄霸:“……”几百只?!

李玄霸平静道:“你也擅长驯鹰?能否割爱几只卖给我,我想送与大隋皇帝。”

泥孰笑道:“几只鹰,说什么卖?我回去就亲自挑好的给你送来。”

李玄霸在马背上拱手道谢:“谢了。我管着张掖边市,以后若想要什么中原特产,尽管和我说。”

“李三郎大气!”泥孰开心道,“你都这么说了,我一定不客气。”

李玄霸道:“不客气才好,我常年住在军旅中,见不得扭捏的人。”

泥孰点头:“我也是。”

李智云见三哥还在继续和西突厥贵族相谈甚欢,打了个哈欠,对罗士信道:“二兄怎么还不来?都快到张掖了。”

罗士信把手平举在眉毛前,远眺了一眼:“有人来了,不过不确定是不是郎将。”

不一会儿,李玄霸也发现了前来迎接的人。

“长孙四郎?”李玄霸惊讶,“你什么时候来张掖了?”

长孙无忌本来见到李玄霸很高兴,一听李玄霸的话,表情就幽怨了:“你前脚刚走,我后脚就到了。我都怀疑你是不是故意的。李二又去天柱部落作客了,看他贼兮兮的模样,肯定在谋划什么,不过没和我说。所以是我来迎接你,是不是很失望?”

李玄霸叹气:“不是失望,是担心。天寒地冻的,二哥肯定不是去打猎。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坏事。”

长孙无忌道:“房玄龄在西海郡,应该能看住李二。”

李玄霸道:“看得住才有鬼,我都看不住。长孙四郎,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西突厥的小莫贺设泥孰。”

长孙无忌接受长孙晟的教导,脑海里条件反射似的闪过一条信息:“统叶护部世袭莫贺设的泥孰家族?欢迎欢迎。”这是西突厥的大贵族,大鱼啊!

长孙无忌被父亲高压教育下灌输的知识开始自行转动,脑海里的想法就像是泡泡一样,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泥孰惊讶:“你认识我?”大隋人对西突厥这么熟悉吗?

李玄霸笑着继续介绍道:“泥孰,这位名为长孙无忌,字辅机,排行

长孙无忌回过神。他虽不知道李玄霸为何要夸自己,心里仍旧难免被夸得有点得意:“哪里哪里……嘶!你们什么表情!”

李玄霸刚介绍完,泥孰和几乎所有听到李玄霸介绍话语的西突厥人全部脸色一沉,如炬的目光射向长孙无忌。

近百人齐刷刷突然转头看过来,这场面把长孙无忌吓得差点惊马。

泥孰仔细打量了长孙无忌许久,才语气古怪道:“他的父亲……是那位长孙将军?”

李玄霸微笑:“是那位长孙将军。”

泥孰深吸一口气:“听闻长孙将军曾经能一箭双雕。虎父无犬子,想必长孙四郎也能。请长孙四郎赐教!”

长孙无忌:“啊?!”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要和我比箭?

泥孰开口后,他身后的西突厥贵族纷纷表情不善地开口,都要与长孙无忌比箭。

长孙无忌:“……”

他终于意识到了问题。

似乎,大概,可能,他遇见“父债子偿”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合一,欠账-1。72w营养液欠账+1,目前欠账4章。

碎碎念:

感谢读者在评论区认真科普捉虫。如果文章内容有bug,我

关于本文采取的史料和称谓解释:

1、称谓:

上章作话有简略提过,这里再详细提一遍。

中国古籍中对海外的称呼多是泛指,比如东罗马的称呼拂菻,后来也用来称呼地中海东岸或者整个西欧。

所以本文采取后世称呼“东罗马”或者“拜占庭”,以免混淆,也让文章更通俗易懂。

再者,“拂菻”是《隋书》和《唐书》的称谓。汉代文献是称呼“大秦”“海西国”。

现在还没有《隋书》和《唐书》,中原与罗马帝国是在大唐重新建立关系,阿拉伯帝国还没建立。

所以这个时空大唐对西域诸国的官方称呼是由二郎三郎定。只从文章逻辑上讲,也并没有谬误。

2、怛罗斯之战相关史料:

我看到了读者评论中从百度百科摘抄的资料。百度百科是网友编辑,我顺着他的引用资料,订阅了百科论据引用学者王小甫教授相关论文。

以下是我的总结:

对于怛罗斯之战主流史学界在近些年进行了一场论战。

一方观点如王小甫教授所言。

这场遭遇战没有对双方战略有决定性影响。大唐彻底退出西域是受四年后的安史之乱的影响。这也是中国史学界近年来逐渐采取的主流观点;

一方观点如巴托尔德教授所言。

这场战役影响深远,决定了中亚的命运,中亚本应该是中国的。包括阿拉伯史学家在内的西方史学界多秉承这个观点。他们认为此战与南诏之战都是导致安史之乱的稻草。

我原本采用的史料是采用的巴托尔德教授的观点。

现在看了中国史学家的论文,我心中更偏向中国史学家,现在对文章描述进行了修改。

这里首先感谢读者的勘误,但是不符合自己采取的历史观点就打为“民科”,这个有点过了。

王小甫教授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他肯定是史学界权威。

巴托尔德教授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伊si兰学家和东方学家,在这个领域也是绝对的权威。不是什么民科。

以前中国史学界采取的是国外的权威。近些年。中国史学界开始挑战西方权威,这是大好事。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历史研究彻底不再执行西方标准的那一刻。

#高亮免责#

1、

文中只是说穆哈默德是伊教圣人,阿拉伯

2、

这里只是提及历史,不涉及宗教问题。本文作者尊重宗教自由,不会改变伊教先知的经历。请伊教读者放心。

3、

请不要讨论伊教如何如何,犹太如何如何,评论区不要谈论宗教和时政,会被投诉,求放过!

4、

从我写

每篇文都骂我。我真的服气。

委婉的拒绝听不懂,我就鼓起勇气直接说了。

我没疯!

正常作者都不可能在he的文写主角be的番外。我就是写番外,也是弥补遗憾,增加更多的欢快he。

5、

最后再次强调(已经强调很多次了),本人会捉虫、修剧情bug,但从来没有一次根据读者建议改过大纲。无论是正文还是番外,想写的主要剧情和cp都已经提前确定。

这是我

如果看官们发现文章主要剧情或者cp不合口味,请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支持。

不要寄希望让我改成符合你口味的文,我的心比现在东北的铁栅栏还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