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魏广德有心利用张居正清丈田亩,顺便把大明人口重新整理一遍。
田亩都重新登记造册,为何不能算算人口。
至于黄册,可以继续存在,但官府手里绝对不能是那东西。
试想,当初崇祯皇帝手里如果有真实的大明田亩人口数据,或许就不会逼到北方大乱的地步。
推翻原来的东西,把隐藏的都翻出来,让他大白于天下。
这就是魏广德想做的,他对隐田、隐户没什么兴趣,即便能够给他带来地租等收益,他也看不上。
土里刨出来的,能有做生意赚得多吗?
“魏阁老,这”
刘守有被魏广德这道命令吓到了,有些不知所措。
“悄悄的,不要传出去,自然就无事。”
魏广德依旧是轻言细语说道,“各县、各府到各省,相互之间也不知道,最后数字只到你我手里就够了,东西收好便是。
朝廷的事儿,你可能知道一些,但更多的还是不知道。”
此时刘守有脸上阴晴不定,显然在判断此事的利益得失。
锦衣卫能不能神不知鬼不觉拿到各地白册?
当然可以,完全没有难度。
就是这个数字汇总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他心里没有底,或许会非常触目惊心。
这可是有可能引起大动荡的根源,刘守有是真的怕了。
此事翻出来,是有可能掀翻魏广德的。
不在高位的人,是不可能想到从上到下集体攻讦一个人的厉害,那场风暴如果爆发,怕是会把许多人埋葬。
只不过,刘守有不知道,张居正清丈田亩时也是类似,但都被应付过去了,算算人口而已,其实阻力还没有清丈田亩大。
毕竟,田地的利益比人口大多了。
魏广德又不打算自己上,而是让张居正出面,对大明的田地和人口拨乱反正。
只有这样,一条鞭法推出来,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大明存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只是没人愿意去改变。
张居正,是近百年来唯一个愿意做这个事儿的人。
他接收了徐阶、杨博等人的政治遗产,本就是朝中最大的一股力量,可不是魏广德小胳膊小腿能媲美的。
所以,他不能做到的,张居正能做到,还能做好。
既然张居正能解决,那不如让他全部代劳了。
反正,清丈田亩之事一出,他也会激怒士绅阶级。
因为张居正凭借皇权和内廷权利加持,如日中天,那些人就算不满也不敢在他活着的时候爆发出来,所以只能选择在他死后反攻倒算。
实际上,万历皇帝当初清算张居正,未尝没有感受到
要知道,否定张居正,绝对不是只否定他个人那么简单,清丈田亩所取得的成绩,可是尽皆付诸东流。
这可都是钱啊。
万历皇帝怎么可能为了个人情绪,置国家利益与不顾。
虽然有人会说他那时候年轻气盛,怕是被冲昏了头脑。
可旨意毕竟是他下的,下旨的时候他不可能不知道这道旨意的后果。
而他选择清算张居正,更大的可能还是他自认为缺少张居正的能力,难以压服
一切,只是为了稳定。
当然,没人知道真正的原因,一切都只能是后世人的猜测。
“魏阁老,这”
刘守有似乎下定决心,可是抬头看着魏广德,话一出口,却又噎住了。
魏广德很有耐心,没有出声打断他。
这种事儿,还是要刘守有自己下决心。
终于,刘守有嘴里艰难的吐出那四个字。
“末将遵命。”
魏广德嘴角挂出一丝笑容,淡淡开口说道:“刘指挥,此事只有你我知道。”
“末将明白。”
刘守有低声说道。
看着刘守有告辞离开,魏广德送他到了门口。
直到刘守有身影完全消失,魏广德才转身回到值房里。
不管小皇帝是为自己发脾气倒算张居正,亦或者因为自身初掌权,担心镇压不住宵小,魏广德都打算淌这趟的混水。
是的。
如果万历皇帝是因为个人原因否定张居正,他会设伏劝服。
如果是担心士绅阶层的反弹,那就更好解决了。
有他魏广德在,谁还能翻得了天不成。
兵马都已经准备好了,谁赞成,谁反对,其实已经不重要。
“下次叔大重提清丈一事时,倒是可以把人口问题也提一提,看看他的反应。”
这种事,也不是魏广德一厢情愿就可以解决的。
张居正不知道魏广德的打算。
他知道,但是他不想选择别的,因为或许在他心里,那已经是他的使命。
只要魏广德能够保住他的身后事,那就虽千万人吾往矣。
“卢布。”
魏广德忽然对着门外喊道。
“老爷。”
卢布马上就出现在值房门外,随后快步到了近前。
“去给兵部送个消息,让他们把登莱水师的情况给我报一份上来。”
不管最后如何,魏广德是下决心要重新打造大明的南北海水师,让他们成为拱卫大明海疆的主要力量。
魏广德现在的钱袋子可就是海贸,也需要大明水师来保驾护航。
“是,小的这就找人去。”
卢布答应一声,转身就出门。
“等等,顺便问问有没有南海水师和西南的战报,有就一并给我送来。”
魏广德叫住在门口卢布,又吩咐一句。
“是,老爷。”
卢布急忙答应一声,又愣愣站了片刻,看魏广德没有其他吩咐,这才转身找人去兵部办差去了。
而就在他不远处的一个树丛后,一双眼睛看完全程,这才转身进了身后的屋子。
“你说刘守有去见了善贷,之后他又叫人去了兵部?”
首辅值房里,张居正听完书吏汇报,稍微有些纳闷。
刘守有课不常出现在内阁,毕竟他的身份敏感。
“是的,小人一直盯着,刘都督进去的时间可不短,之后很快他就让让你去兵部了。”
那书吏小声答话道。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张居正挥挥手,让人出了屋子,他则是旁若无人般继续翻看书案上的奏疏。